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Unboxing. Show all posts
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Unboxing. Show all posts

Friday, 10 August 2018

Belstaff Pure Moto Jeans 騎士防摔牛仔褲開箱

Preface

愛騎機車,風險性高,人身部品固然重要。雖然麻煩,每當看到別人的摔車勸世文,會讓人了解到穿裝備的重要性。一週前在某個網站看到 Belstaff 零碼的防摔牛仔褲正在特價,但因為價格真的便宜太多了,對照一下尺寸好像可以穿,豁出去賭一把。四件式D3O  護具加上Kevlar 的耐磨內裡,完稅後約5300台幣左右。

Review

收到時包裝很簡單,就是這個樣子再套個塑膠、袋裝箱就寄出了

褲頭的鈕扣可是閃亮閃亮

右邊口袋的鉚釘也是拋得很亮,再加上金色的縫線

滑順好拉的拉鍊,貌似不是ykk的

臀部外側的 D3O 護具,黃色的則是 Kevlar 的內裡,並註明「多穿、別洗」

膝部 D3O 護具,護具的內袋一樣可以看到 Kevlar 的內裡

因為是零碼剩下最小的歐洲尺寸46,本人的腰圍 29",拉起來目測可能還多個半吋

穿起來,調整一下護具的位置,我猜應該算是中腰的直筒牛仔褲,身高173褲管折了四折

平攤開來,剪裁猜測應該算是介於 Regular 與 Slim 之間

Postscript

來做個簡單的總結
Pros:
1. 剪裁很棒,非常方便活動,即便是塞進了四塊 D3O 護具
2. 縫線、鈕扣、鉚釘處理得很細緻
3. 牛仔褲的上色顏料品質應該不錯,並不會聞到一些異味

Cons:
1. 褲長稍長,但反摺一下應該是沒問題的
2. 不建議洗滌,這哪招 XD
3. 透氣度可能會稍微遜色一點

Wednesday, 18 July 2018

Hyod STG302DM D3O MESH GLOVES 夏季通勤機車短手套開箱

Preface

騎機車手套是必備裝備,發生事故時在保有意識的狀態下,用手去做出避免身體受到更嚴重傷害的動作幾乎是反射。但當你的手沒有在配戴任何護具、手套的情況下,靈活的手則直接遭受到嚴重的傷害。

Review

今天要開箱的主角是 Hyod D3O Mesh Gloves,從名字上就可以發現,有D3O護具保護
表面採用全打洞的設計,通風性沒話說,是真的感覺得到風的流動
有帶過 Hyod 手套,應該對於他的剪裁及舒適度愛不釋手
手掌的部分也是全皮的,部分皮革有採用壓紋增加摩擦力,食指和姆指則是有支援觸控螢幕

Postscript

雖然說這款手套要價四張小朋友之多,但就舒適度、通風性、保護性、操作手感,我只能說真的是面面俱到,符合他的身價。從細微的做工來看 Made in Japan 真的還不是蓋的。

Sunday, 8 July 2018

法國 R-PUR 機車騎士口罩開箱

Preface

每天騎機車通勤,口罩幾乎是必備的裝備了。由於 PM 2.5 的空汙日趨嚴重,機車族只能暴露在外在的空氣當中,準備一只過濾效能不錯的口罩善待一下自己的肺部,是一定要的。原本只使用 Respro techno ,但因為臉型不太好調整,導致感覺還是會聞到汽機車排放廢氣的味道。

去年在 Kickstarter 上看到一個機車族的口罩募資專案 R-PUR,延遲出貨將近半年,最後終於收到了。過濾的等級更上一層,Respro 過濾到 PM 2.5,R-PUR 則是 PM 0.04。

Review

  • 外盒,單就包裝上來看,算是贊助的募資專案中算是滿精緻的

  • 本體,本體非常的精緻收到後沒有失落感,佩戴起來也非常的舒服

  • 收納袋,我不常於不騎車的時候配戴,收納袋我想我應該是用不太到,但誠意還是加分
  • 濾片使用情形、更換頻率。R-PUR App 設定為機車、每天上下班通勤一個小時
  • 目前使用 96 天,看來可以使用超過三個月,仍有效阻隔污染。貴一點是值得的

Postscript

過濾表現及配帶的舒適度主觀的感覺比起 Respro 舒適許多。但我一開始卻誤會了,我還以為他們需要定期更新的濾片成本是和 Respro 相去不遠的。一開始贊助加購的話,是 € 9-13 歐元,上市之後可以在他們的網站上購買濾片Boutique R-PUR,很重要說三次

一個要價 € 29
一個要價 € 29
一個要價 € 29

一個濾片幾乎是將近千元的高價,但由於剛收到,還沒有辦法觀察,濾片需要多久更換一次,官方提供的數據是 500km 更換一次,R-PUR 也有提供 APP 提醒你更換率片的時機。

Monday, 1 August 2016

技嘉 Gigabyte GTX1080 Xtreme Gaming 開箱(GV-N1080XTREME-8GD Premium pack unboxing)

Preface

今天開箱的這張顯卡大概是我有史以來買過最昂貴的顯卡。但沒有後悔,在GTA V 以及 巫師3上的表現令我非常的滿意。那麼 Xtreme Gaming 跟 G1 Gaming 的 GTX-1080 差在哪裡呢?
  1. 風扇、燈光效果設計
  2. 時脈(Xtreme Gaming 略高)
  3. 電源供應需要雙 8pin 外接電源
  4. 防塵防滴的 PCB 板
  5. 風扇尺寸較大,但長度卻較短一點
以上這是我粗略的比較,至於值不值得多花2000大家自己斟酌吧。個人認為CP值很高啊,光是防塵防滴的 PCB 板這點我就直接掏錢了。接下來看看開箱的圖片吧!

Unboxing

首先這是外盒,真的頗大的。Premium pack 還有多送幾樣東西(SLI橋接、VR面板、滑鼠墊)

最上面的就是滑鼠墊囉~有包裝起來,但因為我沒有用到就沒有拆開讓大家看了,大家可以在技嘉官網看到 Premium pack 的各個贈品。

盒內的鋪陳配置,最上面的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囉。

背面則是特別採用黃色的膠帶。

顯示卡的本體,左右還有防震的區塊

裡面有海綿,可以避免在顯卡運送的時候因為過度的震動或者是撞擊而損壞

正面,三個 10cm 的風扇,風扇的設計並不是平行的,是交疊的。

顯卡背面的強化背板,使用橘色線條點綴。

上機!!燈光效果非常的令人賞心悅目啊~

Postscript

經過約兩個禮拜的體驗,效能實在非常的滿意。測試的遊戲是 GTA V 以及 The witcher 3: Wild Hunt,遊戲的設定皆為 1920*1080 的解析度,效能全開的下去測試。FPS約50~60非常的流暢。至於低效能需求時(瀏覽網頁、看電影、文書),這張顯卡更是霸氣的連風扇轉都不轉,一直亮著 FAN STOP 的燈號。

接下來看看兩個月後的電費帳單,來比較一下上一張 AMD R9 270 的耗功,到底哪一張省。究竟又省下了多少錢。新一代的 nVIDIA Pascal 的架構真的厲害,在電源供應器完全沒有升級的情況下全漢雙路12V的金鈦極,可以餵得飽 GTX 1080。

Thursday, 3 September 2015

AGV K-3 SV Matt Black 開箱

Preface

由於當時買車送的M2R J2SV,鏡片刮花、襯墊劣化、鏡片座卡榫斷裂。看來已經來到了不敷使用的程度了。當比較了幾款進口品牌的帽子,發現日本的帽體都比較圓潤,歐洲品牌的帽體偏銳利,在加上當時第一眼就被 AGV K3 SV 帽子的流線型所吸引,再加上價格是可以接受的範圍。各方面也滿符合我的需求的,唯一的小小缺點應該是,左岸製造的 (Made in China)。

Review

外箱包裝,寄過來的時候被快遞弄爛得差不多了。Safety Inside :D
原廠有附贈收納袋?我想沒有提把,應該比較像是防塵套吧~
購買的同時也加購一組襯墊 (頭頂、兩頰),這兩個部分是分開購買的。安裝在安全帽鏡片上的Pinlock的防霧片是附贈的。
說明書以及安全帽本體,相較於K-3,K-3 SV顯得更加的流線。
這是防霧片安裝上去後的樣子,Pinlock防霧片安裝的時候盡量持握防霧片的邊邊,不要像我傻傻的以為防霧片的前後兩個面都有貼塑膠紙。結果防霧片被我摸得亂七八糟的。

Pinlock防霧片安裝的時候也要注意一下正反面,仔細觀察一下防霧片上會有一面是有矽利康是朝安全帽的後方,也就是朝著配帶人臉的那一面,裝好之後也可以直接對著鏡面哈氣看看是否會起霧。

圖片的車輛是Suzuki NEX,車廂大小是跟Suzuki GSR一樣的,AGV的帽體雖然大,看似放不下。正放,不管安全帽的鏡片朝向車頭、朝向車尾,座墊都是沒有辦法蓋上的。

接著就試了這個側躺的方式,小壓座墊可以蓋上,真的不愧是超大的車廂啊。Orz 放心了! 可以不用當守帽奴。後方的車廂空間可以再放進一頂西瓜皮的安全帽沒有問題。

Review

AGV K-3 SV穿戴起來的感覺,以我的頭形來說,並不會夾頭。但是帽體偏狹長,很多人試戴後會有夾頭的感覺,想要購入這頂的話,建議先試戴過再購買才不會花了冤枉錢。

相較於K-3,K-3 SV 多了Logo上方的氣孔、內置墨片、帽子後方氣孔上方的鴨尾以及很多人比較在意的安全認證,在安全認證方面K-3 SV通過了DOT、ECE2205這兩個安全認證。

實際佩戴騎乘起來感覺,風切聲明顯的比原本的M2R J2SV小很多,而且帽子的整體重量比較輕。遇到強風的時候,帽子並不會有很明顯的晃動,襯墊不會有很重的塑膠味。從安全帽鏡片看出去的視野不會有很明顯的扭曲。唯一美中不足的還是製造地吧 XD,會在意的人可能就要考慮別款囉~

Wednesday, 3 December 2014

Corsair K70 Cherry 紅軸 銀色限量版開箱

Preface

這把鍵盤已經再Amazon上面觀望很久了,台灣的代理商ahq也有代理,可是台灣上市的時候都是黑色的上蓋,很早在Amazon上面看到,是銀色的鍵盤上蓋配上藍色的燈光,上是一段期間後,銀色的就斷貨了。接著在ebay上面看到玩家收藏的,一把要價合台幣6000,而且還是不含運的價格,接著今年Corsair推出了限量版的,一樣是銀色的上蓋,這次則是搭配紅色的燈光,整個感覺就更加的銷魂了。以下就是不專業的開箱文~

Review

廢花不多說,那就開始吧~

外箱

Amazon上面訂購的,外箱並不是像台灣ahq代理的是彩盒的

開箱 :D

並沒有附上專用的防塵蓋

裝上手托

手感一流的手托,K70的鍵帽,不是完全光滑的,有點膚質的感覺

超級比一比

跟舊的 Filco 87key 茶軸的鍵盤比較一下,K70鍵帽的角度,小輸Filco,但是軸承不一樣,當然使用上的手感一定不一樣,茶軸有段落感,紅軸則無。 

開燈

燈光全開的模樣

無邊框設計

個人覺得這種設計非常方便清理,只要拿吹球,所以有無防塵蓋應該無妨啦

鍵盤背面

鍵盤的背面則提供了四個可以調整角度的腳,上下各兩個挺特別的

粗壯的線材

線材的部分令人滿意,非常的粗壯,雖然說鍵盤不會像滑鼠一樣拉來拉去摩擦,不過耐用度有一定的優勢

隨鍵盤附上的配件

附上的鍵帽分別為W、A、S、D、1、2、3、4,也是就是FPS遊戲比較高頻率使用到的鍵帽,鍵帽的表面比較粗糙,而且角度也較大,提升手感,拔鍵器失敗XD

Postscript

這幾天用下來,比起以前的Filco 87key 茶軸,手感有點不習慣,多了多媒體按鍵很方便,臨時要接電話,可以直接按下靜音按鈕,調整音量的滾輪也非常的扎實、精準,外型則是非常的銷魂、銷魂、銷魂,因為很銷魂所以說了三次。


Wednesday, 20 November 2013

ONA The Bowery 相機包開箱

Preface



想要找找一個可以好穿搭的相機包嗎?ONA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,前陣子買了一台微單,為了要帶這台微單出門,一直苦惱找不到背出去不突兀的相機包(不想要有很專業的感覺),於是看到了這個牌子,還在紐約時裝周出現,看來是個不錯的選擇。

Unboxing

為了要方便攜帶,再放一些隨身物品,所以我選擇了ONA最小的包款,尺寸約10.5"L X 7"H X 4"D,目標是一機一鏡。
完整外觀

外部的材質主要是Waxed Canvas,應該是為了可以防潑水,所以把帆布做上蠟的處理,另一方面可以耐磨,布料感覺比較硬挺。扣環的部分,感覺是銅的,金屬的聲音聽起來非常的清脆。
*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背帶非常的細緻

扣環的做工精細,整個打開的過程非常的流暢,讓你可以很方便的將相機抽取出。

打開後的樣貌
只不過兩側的好像多了一塊東西,我也猜不出那是做什麼用的,有點感覺是要讓包包挺一點?還是防止水不小流到包包裡面?

至於他們官方的介紹裡面有寫到一點
*Side Weather flaps to protect your gear

我想應該是在說那兩片東西,可以保護裡面的東西、設備。
左右背帶扣環下方個有一個小夾層可以放置雜物

內側的置物空間配置

右邊的空間比較大,左邊的比較小,中間的隔板有魔鬼氈,是可以拆掉的。裡面的空間完全被吸震軟墊包覆,可以很完整地保護你的相機、鏡頭前方有兩個較大的夾層,可以放個小手冊,或者是筆之類的東西。

上方皮製的ONA Label 

包包後方
 有一個較大的夾層,塞得一下一台iPad mini,只不過會被摸走吧! 
 
包包下方
有縫上吸震的軟墊,可以避免包包放置的力道過大造成相機的損壞

其實空間是非常的充裕,一個機身加上一顆16-55的旅行鏡可以直接放進去,左側的夾層可以再多放一個55-200的望遠鏡,或者是其他的雜物。

Postscript

其實整體上,CP值非常的高,$119美金算是花得很值得,各個細節的地方非常的完美,若是要選一個可以日常穿搭的相機包,這個應該可以算是首選了。其實要在這種價位找這種包包非常的少,像是Billingham、Millican價格都是非常的不友善的。這個包包大部份製作過程都是手工完成的,產地則是多明尼加。